现代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病1



现代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病?(1)

一、现代人生病的六大因素

1、“行不当”而得病

所谓“行”,就是人们的行为;所谓“不当”,就是违背自然。09年开春的时候,别人介绍一位老大姐来找我调理腰疼。我看过她的腰以后,坐下来交流她的情况。我说,你住的是平房;她说,对呀,你怎么知道的?我说,我不仅知道这个,我还知道你有便秘;她说,对呀,你怎么知道的?我说,我不仅知道你便秘,而且你家里没有厕所,要到外面的公厕去解手。她说,你神了,你怎么什么都知道?我说,我不神,我是从你的问题判断出来的。

她说,你从我的腰疼还能知道这么多?我说,对呀,因为你的腰疼是这些原因造成的。她的腰阳关附近,一侧一个核桃大的增生,而且已经有轻微钙化。这是导致她腰疼的病因,并且已经压迫到坐骨神经,有的时候坐的时间长了,站起来会很费劲;如果蹲下的话,要扶着东西才能站起来。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增生呢?是寒冷导致的“血瘀”。

某个地方长期受风寒的侵袭,局部的血液循环会因为血管收缩而流动缓慢,血液里的杂质就会在这里沉淀,慢慢就会形成增生。外面的公厕冬天很冷,便秘呢,要长时间的蹲厕所,所以她的腰疼是这样来的。我给她调理的同时,告诉她,以后要防止腰疼再犯,在家里用便盆,然后再到公厕倒掉。只要避免再受风寒,就不会再出问题了。

前年,一位类风湿的大姐找我调理。当时,她的手指关节已经开始增生,胳膊一活动就疼,腿肿,走路要弓着腰,一步一步的挪动,双膝盖肿的发亮。她是怎么得的这个病呢?她是个下岗职工,为了生计,卖了几年馄饨。卖馄饨要起“五更”,和面,要用手(沾冷水)。早晨卖馄饨,要现包现卖,大冬天迎着刺骨的寒风,双手和膝关节一冻就是几个小时;就这样,几年下来,闹了个类风湿。

为了让她能走路,我给她膝盖泻瘀血。当时泻出的黑血都是拉丝发亮的血条(块)。几天的调理,能走路了。接着在她肩膀和后背拔泡罐,出泡的地方很多,调理了几天,关节活动也改善了不少。接下来按我的思路给她调理了一个月左右,好转七八成了。因为费用的问题,她为了办特殊家庭病房(医疗费用都能报绝大部分),就停止了理疗。当时我也不好说什么,尽管知道她以后的结果,我也无可奈何。只能嘱咐她,以后注意避免以前那样的风寒侵袭。

到了去年的冬天,我从她家小区门口过,看到她裹着个棉大衣,在门口卖馒头。我问怎么又卖起馒头来,对她的病危害太大了。她当时讲,没办法,要挣钱。到了今年的春天,再路过小区门口,卖馒头的换人了。一打听,腿疼得已经不能卖了。过了一段时间,在路上碰到她,只能很缓慢地走步锻炼,脸色很黑,说明心脏也已经受牵连了。我只能远远地看着她,为她祈祷。

这里附带讲一下类风湿,所谓类风湿,就是病症像风湿,而不是风湿。究竟它们有什么区别呢?风湿疼痛是固定的,而类风湿不固定,全身窜着疼,特别是侵犯小关节。并且在小关节容易形成灾难,像增生、变形、僵直、疼痛等。现代医学对类风湿的结论是免疫性疾病,什么意思呢?就是免疫系统见到这样的变异,就像傻子,不知道怎么处理。

其实呢,通过我这几年的琢磨,道理应该是这样的。先有风湿病,风湿在病灶处长期不能被排除,血液就会产生无菌炎症,引起疼痛。我们可叫它“寒毒”,这就是我经常说的,拉丝的发黑发亮的瘀血。这些带有寒毒的血液,长期瘀积在病灶处,就会慢慢污染周围的好血。而被污染的好血随着循环,会被带到全身,最后遍及全身。

又因为小关节是末梢循环,是体温最低的地方,所以血液里的杂质就会在温度最低的小关节形成沉淀,慢慢发展为上面讲到的症状。这样不难理解,类风湿最让人担心的并发症,就是类风湿心脏病,当这些拉丝的血液在心脏周围(比如冠状动脉栓塞)形成“气候”,心脏最后就跳不动了。

再举个这样的例子,我们原来小区的门口,有一对夫妻是炸油条的。卖了两年油条,挣了两万多元钱。结果妻子得了个类风湿,几个月下来就把两年挣的钱折腾光了。两口子一跺脚,油条不卖了,回家种地去了。我为他们感到庆幸,汗流浃背地种几年地,也许她的类风湿会好了。

随便说一句,上面这几个例子,主人都是经济条件不好的弱势人群。这样的人为了生活而奔波打拼,恰恰又容易得这样看不起的病,就是看得起也是看不好。这类病被称为“慢性癌症”,所以愿能看到我这篇文章的朋友,特别是那些起早贪黑忙小生意(小农作)的人们,千万要注意保护好自己,万一得了这种病,真是“得不偿失”。

而类似的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是举不胜举。像穿短衣短裤骑摩托车,驾驶(乘坐)汽车开窗吹风(闭窗吹空调更不好)。上班族有这个体会,很多人都有睡午觉的习惯,工作劳累也需要休息一会。可睡得迷迷糊糊,一睁眼上班时间马上到了,匆忙出门,一路速奔。在被窝(室内)热乎乎的身体被冷风一吹,很容易就来场感冒。

现在的小孩子,从小学到大学这个年龄段,几乎个个有鼻炎。这是当前困扰父母的一个棘手的问题,而且到处寻找办法,也治愈不了。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孩子穿得少,人家穿长袖,他们穿“挎栏”。人家穿毛衣毛裤了,他们穿个单衣单褂,冻得整天抱着膀子,可就是不愿穿厚衣服,“臭美”。我见到这样的孩子太多了,在秋末、冬初两个季节,几乎个个孩子都这样。

再比如,现代农村种大棚的特别多,在大棚里面密不透风,热(闷)得汗流浃背,出了大棚马上接触外面的冷风,舒服是舒服了,可风寒随着张开的毛孔快速侵袭体内。如果再加上吹风扇、凉水洗的话,得场病是很简单的事。

现代人,即使经济条件差的,也都换上了电瓶车,很少再有人骑自行车。过去骑自行车,身体处于活动状态(卫气处于活跃),对风寒的抵御较强。而骑电瓶车(摩托车),身体处于静态,再加上速度快,风寒对身体的侵袭要大得多。同样的道理,再热的天气,白天可以不穿衣服,而晚上睡觉千万要记住盖被子。上半夜热,下半夜冷,人在睡眠状态,卫气处于休眠。还有不少人热衷的“冬泳”,不要小看这一冷一热,对人的伤害可“老”了。

现代人,为什么关节炎、风湿、类风湿的多?都是上面这些所谓的“小不端”而酿成的大祸。可看,现代人的“养尊处优”,只是处了“优”,而并没养了“尊”。

2、吃不当而得病

所谓“吃”,就是餐和饮;所谓“不当”,就是该吃(喝)不吃,不该吃照吃不误。前几天,一个男士来我养生馆咨询,手里拿着刚买的降糖药和“六味地黄丸”。交流中,对我讲的糖尿病原理根本不接受,这也罢了。可交谈中,问他为什么吃“六味地黄丸”?他道:这个是好药,天天吃对身体有好处。

这是不少人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错误观念,任何“进口”的东西,别管食物,别管药物,身体需要可以吃,如果身体不需要,那么吃了就是负担。是药三分毒,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很少有人想过,再好的东西,只要吃过了,对于身体来说,也是药。

中医讲“阴阳平衡”,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告诉我们,任何东西都不能过。任何东西都有利有弊,适量是最重要的平衡。什么东西,再好,也不能过。更何况药物,即使毒副作用不大的话,今天吃,明天吃,天长日久,积累到一定程度,照样会要命。

咱们再看餐饮,中国人最讲究吃,吃文化居中华文化之首。古代中国人对吃的研究堪称世界之最,现代中国人对吃的研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一谈起吃喝,所有人都是一套一套的“吃喝经”。吃什么有营养,吃什么对身体好,吃什么治什么病。但问题出来了,中国人这么会吃,却吃出个几乎“全民亚健康”。这也应了古话“病从口入”,古人这句警言就是告诫人们吃喝要当心。

我们都知道,几乎所有现代病,都是吃出来的病。可现代中国人,根本就不拿这句警言当回事,照吃照喝不误。在吃、穿、住、行导致健康问题中,吃喝是罪魁祸首。过医院看望病人,能送个水果罐头就很受欢迎了。而现代人,想吃什么,似乎不再是难事。只要有钱,想吃什么几乎都能买到。但是,吃得“好”,就会活得好吗?

从生命的角度来讲,解决身体的营养是最主要的,其次才是考虑“口感”的问题。而现代人很少人把营养放在第一位,我管你身体需要不需要,只要“好吃”就行,大吃特吃,大喝特喝。至于对身体有什么伤害,似乎没几个人重视这个问题,甚至很多人对此没有任何考虑和顾虑。这就是现代病泛滥的主要原因,现代人不知道为什么而吃喝。我们是为了吃好三顿饭而活着?还是为了活着而吃好三顿饭?

我们追求的、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fmouc.com/ynszyy/3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