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专业知识皮肤湿疹
湿疹
[病因]湿疹是发生在皮肤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1、本病常发于具有过敏体质的个体。凡有此体质的人,对体内外各种致敏物质,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蛋类及牛乳,还有化学物品、植物、动物皮革及羽毛、肠道中寄生虫,感染灶等的作用较正常人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有的甚至连日光、风热、寒冷等物理刺激皆可诱发湿疹。
2、湿疹的发生,有时还可能与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消化不良、肠道疾病、新陈代谢异常等有一定的关系。
3、湿疹的发病是诸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临床上也可见到,坚持锻炼身体或环境的改变,使湿疹病损减轻或自然消退。其易复发原因与患者敏感性增高及致敏物质的多源性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
湿疹是一种常见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复杂,发病机理一般认为和变态反应有关。临床主要特点为多种形态的原发性损害,易渗出,剧烈瘙痒,反复发作和趋向慢性化。
1、急性湿疹:常迅速对称发生于头面、四肢和躯干。一般在弥温性潮红、轻度水肿基础上出现密集、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皮损多渗出,继而糜烂和结痂,但易反复发作,可移行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2、亚急性湿疹:常由急性湿疹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致病程迁延所致。皮损较急性湿疹轻,以丘疹、结痂、鳞屑为主,仅有少量水疱及轻度糜烂。
3、慢性湿疹:常由于急性湿疹和亚急湿疹处理不当,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转变而来。皮损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如手、小腿、肘窝、阴囊、外阴等处,境界明显,炎症不显著。患者皮肤肥厚粗糙,呈苔藓样变,颜色为褐红或褐色,表面常附有糠状鳞屑,伴有抓痕、血痂及色素沉着,部分皮损上仍可出现新的丘疹或水疱。慢性病程,时轻时重,常反复呈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平时自觉症状不明显,每当就寝前或精神紧张时出现剧烈瘙痒。
[治疗用药]
1、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
2、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多,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啶、敏迪(特非那丁片)、开瑞坦(氯雷他定片)等,既可单用或联用,还可与镇静药、维生素C等合用。
口服激素制剂,如:口服强地松、地塞米松。
外用药剂型依据临床皮损表现而定,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如皮炎平、皮康霜、顺峰康王、派瑞松乳膏(复方硝酸益康唑);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表现为鳞屑、结痂者用软膏;若苔藓样变者多择泥膏、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fmouc.com/ynszby/4052.html
- 上一篇文章: 2016护士资格证考试消化系统病人护理
- 下一篇文章: 宝宝患湿疹在饮食上有好多不能吃,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