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来了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千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
冬至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节,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之说。
中医认为“冬至一阳生”、“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简单地说就是这个时候是阳气开始逐渐萌发生长的时机,冬至如果能够得到适当的进补,来年一整年都能生龙活虎,能量充足!
冬至进补记住
道菜:清汤冬菜萝卜牛腩
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至前后是养生进补的大好时机。在北部地区,号称冬季吃赛过小人参的白萝卜是必不可少的进补美食,而白萝卜的绝佳搭档是滋养脾胃的牛肉,两种食材一个性温一个性寒,两者一起正好寒热中和,“香”得益彰!要注意的是,这里,白萝卜要切厚片,以便充分吸收牛肉的汤汁,最后,一定不能忘了加入风味鲜美的冬菜。
饺子第一个饺子是用来吃的
俗话说“冬至饺子带喝汤,不怕身上起冻疮”。饺子最初是一种防治冻疮的食疗方,是有“医圣”美誉的汉代名医张仲景为治疗百姓耳朵冻伤发明的美食。如果冬至以后比较怕冷的,不妨吃些韭菜鸡蛋、胡萝卜羊肉、香菜肉馅的饺子,有助于温补气血,增加热量。
第二种“饺子”长在我们身上
就是我们的耳朵。耳朵不仅是长给大家用来听东西的,懂得按摩耳朵还有不少保健功效。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冬至以后,气血运行不畅或者肾阳虚的朋友耳朵比较容易生冻疮。
这个时候经常按摩耳朵,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最常用的三种按摩方式是拉耳垂、提耳尖和摩耳轮。
道汤:1当归生姜羊肉汤中医理论认为,冬季在五脏六腑中对应肾脏,而肾脏又主封藏,是收纳阳气的关键,因此,在阳气最弱的冬至前后,补肾阳是养生的主旋律。对一般人来说,温补肾阳主要通过药膳方式即可,最著名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就能很好地补气补血助阳。
2姜母鸭汤冬至这一天,还可以炖锅姜母鸭,一来驱寒强身,二来增加节日气氛。“姜母”要选老姜,取一只碗,加少许水,将老姜放在碗中研磨,磨出来浓汁,就是上好的调味汁。把煸好的鸭子及姜汁一同倒入,另加入适量甘蔗、陈皮、黄芪、党参等食材,煨至鸭肉熟烂即可。
3老母鸡汤在冬至这天喝鸡汤,可以补上一年。鸡汤被人们视为“补身良药”,多喝些鸡汤可帮助人体气血恢复,也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将流感病毒拒之门外。母鸡的补益之功效非常高,许多久病、瘦弱之人都可用来来补身,老母鸡不但能补气补血,还可祛风,而且母鸡愈老,功效越好。
艾灸:
冬至阴极一阳生,
艾灸调理正当时,
莫负一年好光景,
确保来年一身轻。
12月21日(星期三)就是冬至了,也进入了艾灸人的另一个盛世:三九灸。
这是一年中阴气最盛,阳气尚属微弱状态时,很多平素体虚多病,阳气虚弱者或身患各种慢性难治病的患者,阳气下陷于肾寒之水里无力升发,这种情况首选艾灸涌泉!
1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因此,在三九天进行三九灸,能起到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的功效,有效增强机体抵抗力。
三九灸时间2一九:.12.21(冬至日)~.12.29
二九:.12.30~.01.07
三九:.01.08~.01.16
加强灸(四九):.01.17~.01.25
三九灸穴位3一九灸
风门、肺俞、定喘3个穴位
二九灸
大椎、厥阴俞、脾俞3个穴位
三九灸
大杼、膏肓、肾俞3个穴位
加强灸
肺俞、定喘、膏肓3个穴位
“三九灸”主要适用于三类人群:
一是调已病
主要调理冬季常见慢性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咽炎,各种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尿频尿急、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炎、月经不调,以及颈肩腰腿痛、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二是调未病
重点调理亚健康状态,如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疲倦、头痛、颈肩腰背酸痛等,对于免疫力低下、有慢性发作性疾病病史的亚健康人群,有防病保健作用。
三是强身健体
通过“三九灸”来提高人体抵抗力,改善畏寒怕冷、容易感冒、手脚冰冷等症状,对夏季已做过“三伏灸”的患者,有巩固和加强疗效的作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fmouc.com/ynszby/4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花费万元没治好的病,艾灸5个月痊愈
- 下一篇文章: 中央网信办副局长去世年仅39岁养生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