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来福微课堂第十一期湿疹麻烦有我不怕
特禀体质最常见的症状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早上好!又到了健来福国医古方养生微课堂的早间语音播报的时间,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特禀体质最常见的症状——湿疹。
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会长湿疹吗?怎么调理呢?别急,下面让我一一为你解答!
说到湿疹,这让我想起一个朋友的宝宝,刚出生不久,额头红红的一片,小小颗粒布满了整个额头,孩子哭闹个不停,无医院去检查,医生告诉她孩子得了湿疹,中医称“奶癣”。
我相信现在很多妈妈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在湿疹的认知上也从无到了有,不光是孩子,成年人也会难以避免这样的“麻烦”出现,它宠幸于各类人群,不分年龄不分性别,正所谓是“老少通吃”。
它经常会在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出现红色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一片一片,特别是春夏季频繁的出现,瘙痒难耐,实在忍不住抓上几把,结果更难受了,感染后还会出现疼痛的感觉。
有的人年年复发,不但难受,还不美观,苦苦到处求医,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疹子“走了”没多久又“来了”,而且每年的同一个时候都来。
1引起湿疹的原因
湿疹在中医体质学说上来讲属于特禀质,而且大部分人群都发生在春夏两季。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西医学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中医文献中记载的“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奶癣”等类似西医学的急性湿疹、耳周湿疹、阴囊湿疹、异位性皮炎及婴儿湿疹等。
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急性湿疹的爆发,是因为先天禀赋薄弱,正气不足或阴血亏虚或脾胃失健的同时,携有风湿热毒及饮食不节的情况而造成。
意思是说长湿疹的人本身是特禀体质,或因后天脾胃功能降低而导致吸收运化功能减弱,造成免疫力低下,在体内湿浊热盛的情况下,爆发出来。
那么怎样能远离这样的痛苦?让它每年都不再光顾?
很简单,调理体质你就会好了。
2
调理的方法
前面提到,春夏季是湿疹的爆发季节,是因为春夏季时,雨水相对较多,特别是进入暑天,大量雨水的降临,在我们周围形成了大量的湿气,湿邪与热邪侵入人体内蕴于皮肤,引发湿疹。
饮食不当,大量的辛辣、油腻的食物摄入,伤还的脾胃,无法排出水湿,因此大量水湿存于体内时间久了,体内的热就也产生了,这时湿与热结合下注于皮肤,湿疹也就出现了。
当然无论是外因还是内因,湿疹的发生都是建立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基础上的,所以想要让湿疹远离而不再复发,就是标本兼治,祛湿除热的同时,滋补正气提高免疫力。
下面就根据湿疹的不同症状,为大家介绍几种湿疹的调理方法:
1
血热蜂毒证
相当于急性丘疹性湿疹或部分亚急性丘疹。表现为身起红粟,抓破出血,夜间加重,渗出不多,血痕累累,引起感染后疼痛;烦躁失眠,舌边及舌尖红色,伴有口腔溃疡等,脉弦数。这种湿疹血热湿毒较盛,调理方法应从凉血解毒、疏风祛湿为主;
2
湿热沁淫证
这种症状多见于急性糜烂性湿疹或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起病急,表现为皮肤基底潮红灼热,上有粟疹水泡,抓破渗出,糜烂浸淫,口渴饮冷,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的现象,脉弦滑数。这种情况的调理方法主要为除湿清热为主;
3
风湿伏火证
多见于亚急性湿疹的渗出型。起病较急,表现为浅红斑或浸润性浅红斑,大小不等。丘疹、丘疱疹多少不一,斑疹常相兼并存或融和成片,较重者可有糜烂渗出,抓痒无度,可见抓痕、结痂,缠绵难愈,皮损多发生在嘴周围、眼部周围、耳周围、鼻窍、头皮、发际和外阴等处,伴腹胀便溏等现象,舌红苔腻,脉象弦滑,这种情况的调理方式为祛风胜湿,清脾泻火;
4
血虚风燥证
常见于慢性湿疹、鳞屑型湿疹、皲裂型湿疹等干燥型湿疹。多表现为皮损为淡红斑片,大小不等,表面干燥,多有少量细薄鳞屑。因反复抓挠,皮损表面粗糙,轻度肥厚,甚至有小裂口等现象,舌淡少津,苔少或净。这种情况的调理方式是以滋阴养血,健脾益气为主;
5
阴虚夹湿证
多见于慢性湿疹,湿热伤阴,加之长期运用激素,耗伤阴血,血燥生风。表现为皮损肥厚干燥,皮纹粗重,触之如革,状若牛领,但较正常皮肤色红而暗,瘙痒阵作,夜间加重等现象,患者多出现明显的阴虚症状,如口干舌燥,舌红苔剥,脉细偏数。这种情况的调理方式是滋阴除湿,健脾益气为主;
相信大家在明白了湿疹产生的缘由后对症调理,那些困扰将会远离你,并且再不会“光顾”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和大家说再见了,感谢听众朋友们的聆听,我们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mouc.com/ynszby/9091.html
- 上一篇文章: 艾听五大表现告诉你,该补阳气了艾灸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