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有湿气,百病缠身
健康导语
湿邪,可说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敌人之一,很多人都有湿邪潜伏。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其实都跟湿邪有关。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中医认为,“湿气”会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夏天天气炎热,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空调底下,导致体内的水液无法排出,饮食上喜欢吃凉菜冷饮、冰冻西瓜、饮料等,这些习惯影响了脾胃运转,导致身体发沉无力,头脑昏沉,脸黄油腻,湿疹长痘,皮肤瘙痒等症状,这些都是湿气的表现。
三伏天夏气主湿,且有暑热,是一年湿气最重,最需要注重祛湿的季节,也是最佳季节。尤其是长期吹空调的人群,都会加重体内的湿气。
湿邪入体,起初舌苔厚腻泛黄、皮肤起疹起痘,稍重时胸闷乏力、体态困乏、咽喉肿痛、大便不成形;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痤疮、关节疼痛,体型肥胖,头脸油腻,脸上长痘、长斑;久而久之还会导致肥胖,引发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女性的一些妇科病如白带异常,瘙痒也与湿气有关。
湿毒的程度
一级湿毒:在表皮
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头脸油腻、长痘。
二级湿毒: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三级湿毒:在骨骼,即是骨寒湿,俗称风湿。
症状:肩周炎,肩痛,颈椎劳损,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四级湿毒:在脏腑(子宫、卵巢、脾胃、肺)
症状:脾胃虚弱,便秘,多痰,妇科炎症。
五级湿毒:在身上,免疫力降低,疾病丛生。
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因为环境和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因素,每个人体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湿气。湿气不除,睡再久也睡不够,而且会引发各种疾病。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呢?
体内有湿气的13大表现
1.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
2.睡觉留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
3.浑身无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睡觉打呼噜,痰多,咳嗽;
5.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冲掉);
6.感到累,连说话都懒得说,没劲儿;
7.眼袋下垂,肥胖,减肥后反弹;
8.脸色苍白,原本红润的脸颊不见了;
9.小肚子大(常有胀气),身体浮肿;
10.耳内湿(耳禅湿)毛发粗糙,易脱落;
11.舌头边缘有锯齿,俗称“裙边舌”;
12.女性阴部潮湿(瘙痒异味)菌类腐败,男性阴囊潮湿。
如有以上1~2种症状,要引起注意了,说明体内有湿气。
最早的时候去拔过罐,吓死人了,那师傅也说是体内湿气太重。可是又过了两个月,再去拔罐,完全正常了,一点湿气也没有了。体重也减掉了足足8斤,但是真怀疑减掉的不是肉,而是体内的水汽湿气。
说到这儿,大家一定很好奇,到底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既安全又有效地祛湿了呢?其实并不是吃了药哦,只不过是从一个老中医哪里拿了一个食疗除湿气的古方,老中医说:坚持吃吧,吃上一段时间身体内湿气就没了,身体就会变好。
清苓杞饮概述清苓杞饮是一款和畅益身的本草固体饮料,富含枸杞子、茯苓、鲜白茅根、人参等道地本草萃取精华,为被湿气所困扰的人们带来与众不同的清爽体验。
清苓杞饮9大核心成分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中国药典》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益智。——《中国药典》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中国药典》
赤小豆:利水消肿,解毒排脓。——《中国药典》
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中国药典》
核桃仁:补肾,温肺,润肠。——《中国药典》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中国药典》
鲜白茅根:清热利尿,用于湿热黄疸、水肿尿少。——《中国药典》
桑椹子:用于肝肾阴虚、心悸失眠、肠燥便秘。——《中国药典》
食用方法开水冲调食用。(推荐每天食用1-2袋,每周2-3天)
注意事项1.孕妇或体质虚弱时不宜食用;
2.有胃肠道病史者慎用。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治疗吗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fmouc.com/ynszcs/6260.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灸的使用说明及功效
- 下一篇文章: 诺丽果汁946ML508元天然有机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