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湿疹,睾丸肿痛,主治经穴足五里
足五里穴,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原名五里。《圣济总录》名足五里。属足厥阴肝经。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布有生殖股神经,股前皮神经及闭孔神经前支,旋股内侧动、静脉。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倦怠嗜卧,阴部湿痒,股内侧痛等。
足五里穴位置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当气冲穴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取穴方法:仰卧位伸足,先取曲骨穴旁开2寸处的气冲穴,再于其直下3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长收肌、短收肌。皮肤由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的股支分布。大腿深筋膜又称阔膜,是全身最厚而坚韧的筋膜,但在大腿的前内侧比较薄弱,形成隐藏静脉裂孔或称卵圆窝。该部深筋膜有大隐静脉穿过。在窝的外侧缘和下缘形成镰刀形的镰状缘。覆盖该窝的深筋,由于血管神经的穿过呈筛状,称为筛状筋膜,其深面由内向外排列有股表脉、股动脉和股神经。
穴名解析足五里,经穴名。别名五里穴。《针灸甲乙经》原名五里。《圣济总录》名足五里。属足厥阴肝经。
穴义:肝经的冷降水湿及脾土尘埃在此覆盖五里广。
名解:足,指穴在足部。五里,指本穴气血的作用范围如五里广。本穴物质为阴廉穴传来的冷降水湿及水湿风气中的脾土尘埃,至本穴后由天部归降地部,覆盖的范围如五里广,故名。五里名意与足五里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风气及随风气中吹带的脾土尘埃。
运行规律:由天冷降归于地部。
功效与主治功能作用:固化脾土,除湿降浊,疏肝理气。
主治疾病:少腹胀痛,小便不通,阴挺,睾丸肿痛,嗜卧,四肢倦怠,颈疬。阴囊湿疹,尿潴留,遗尿,股内侧痛,倦怠,胸闷气短。
穴位配伍配三阳络穴、天井穴、历兑、三间穴治嗜卧欲动摇。
配三阴交穴、阴陵泉穴、关元穴、中极穴、足五里穴治尿潴留。
配气海穴、关元穴、少府穴、太溪穴、三阴交穴、足五里穴治小儿遗尿。
配血海、三阴交、风市,主治阴囊湿疹;
配气海,太冲,主治睾丸肿痛;
转载请注明:http://www.fmouc.com/ynszys/1381.html
- 上一篇文章: 茗润堂优氧呼吸O3原液成分有哪些安全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