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的形成和调养



湿与热本是六淫中的两种邪气,因四川地区特殊气候以及饮食习惯,常见两种邪气合并致病,常表现为:

1.身体困重。湿热质人和痰湿质人一样,有湿重的表现:身体困重倦怠,严重的甚至有裹着东西的感觉。另外《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因为湿热导致身体阳气郁滞,脾虚气弱,人很容易疲乏无力,浑身酸软无力

2.皮肤油腻粘滞,易长痤疮,湿疹等。痤疮主要是由于青年相火过旺,又为湿浊而使阳气郁滞化火,上蒸头面,尤其是脸为诸阳之会,故痤疮易发于面。而湿疹,多见于小儿,小儿易肝旺脾虚,从而形成肝脾二经湿热,又外感风邪,蕴蒸肌肤,导致发为湿疹。

3.容易心烦急躁。因为体内热也重,所以这类人经常有心烦的感觉,脾气也比较急躁。

4.胸闷。胸口闷闷的不舒服,其实这是湿邪阻遏气机的表现。

5.食欲不好,容易恶心,不太想吃东西。一般是由脾虚导致湿不能运化发展而来,由于湿困比较严重,所以不时会有恶心的感觉。

6.口渴不能饮。虽然有口干的感觉,却不太想喝水。这也是湿邪搞得鬼。因为身体里的湿邪也是水,它们同性相斥。

7.口臭口黏。湿热之邪,气味秽浊,熏蒸于口则口臭口中黏腻,下注于肠,则放臭屁。

8.奇怪的热。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难适应。

这类人的热不明显,有时候甚至根本就没有感觉,但是如果将手多在皮肤上放一会了,就会感觉皮肤发烫,这是被湿阻遏住的热透出来的表现。这种发热一般在午后比较明显,一般人出完汗后就不热了,但是这类人却还是热。

9.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10.大便黏厕所,排便不爽或燥结便秘,小便色黄。

11.男性易有阴囊潮湿,或前列腺疾病。女性白带增多,色黄,有异味。(前列腺问题是因为肝经绕阴器,若肝经湿热之邪下注,郁久不清,致腺体脉络瘀阻,或痿弱不用等等,妇女则显示为白带异常。)

其中湿就是我们常说的水湿,分外湿和内湿两种。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因暴饮暴食,食用过多油腻、甘甜、厚味的食物,超出机体脾胃运化所能承载的能力,又缺乏运动,摄入的过量营养无法被机体吸收利用,于是就形成了代谢垃圾“湿浊”。而外湿是多由于气候潮湿或居住环境潮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的。外湿侵袭人体,影响肺气宣降,从影响整个身体气机升降正常,脾的运化功能也因此减弱,致使湿从内生。因此湿与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热则是一种阳性邪气或阳气的病理状态。如辛辣或者热性的食物吃多了,人体会滋生内热。体内阳气过盛,阴不制阳,也易产生热象。水湿滞留过久,郁闭阳气也会化热。

所以,治疗湿热的关键,在于祛湿,在于给身体减负。而不是在于一味的清热,因为清热很容易过度伤及脾胃本就不强的阳气,更加减弱脾胃的运化能力,使湿浊内生。

因为湿热体质的根源还是在于湿,中药治疗方法也是着重在祛湿,减轻脾胃的压力,祛湿则热自解,金老师一般开方即是这样的思路,着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常以祛湿为主,故有时候治痘痘,反而一开始会反复,因为使用芳香温燥的药去化湿,反而初期会使热增加,从而使痘痘湿疹等稍微加重。

总的来说,湿热体质跟吃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湿热体质都是由于不健康的过度油腻,高热量,辛辣,寒凉饮食以及缺乏运动消耗造成的。

所以湿热体质的食养原则就是要:吃的粗,吃的淡。

当我们不断追求麻辣鲜香的厚味刺激感时,疲惫的脾胃渐渐支撑不住我们疯长的食欲了,我们渐渐尝不到许多食材本身的天然味道了,尝不到米饭本身也有甘甜清香了,口中的味越来越淡,反而越来越追求口味的刺激,如同陷入沼泽却不断挣扎下沉。

正如《菜根谭》里所言:“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治疗体内湿热的过程,或许可以成为我们慢下脚步,增加自我身心的交流,感受生命的淳朴滋味的一次旅程。

1、忌辛辣燥火

辛辣燥火之物,如火锅,串串,冒菜,烧烤,干锅,水煮肉味道浓烈辛辣,很容易化热生湿,但凡事过犹不及,四川地区气候潮湿,食用适量生姜,花椒,辣椒豆瓣,八角等芳香辛温香料烹煮的家常川菜,如鱼香肉丝,青椒肉丝,土豆烧排骨,麻婆豆腐,宫保鸡丁,锅巴肉片,蒜薹肉丝,干煸四季豆等还是可以的。

2、忌生冷寒凉之物

生冷的食物不易消化吸收,容易耗伤人体阳气,阻滞气机,化生湿浊。生冷寒凉之物主要指低于室温的食物和性质寒凉的蔬果肉食,如冰淇淋,冰酸奶,冰饮料,刚从冰箱取出的水果等冰冷之物和大量过度食用西瓜,绿豆,甘蔗,荸荠,草莓,桑葚,香蕉,柚子,猕猴桃等寒性蔬果。

3、忌油炸、肥腻、十分酸甜之物

忌食过度油腻的肉食,油炸炙烤之物,如蒸龙眼肉,炸臭豆腐,油炸鸡翅,油条,薯条等物,因为肥甘厚味会化湿生痰。以及酸性食物会敛痰,收敛气机,影响脾胃运化,湿热严重时乌梅,青梅,柠檬,香蕉、李子,草莓,猕猴桃,等都不宜多吃,吃甜食点心过多也会助热,使湿热加重。

4、忌鱼腥虾蟹

鱼腥虾蟹,营养丰富,味道腥臊,湿热体质下的脾胃难以吸收其丰富营养,容易化湿生热。尤其是鱼虾中含有很多种易致过敏类的蛋白质,容易加重湿疹,丘疹性荨麻疹等湿热疾病。

5、忌补品及过热蔬果肉食

忌食大枣,枸杞,阿胶,人参,西洋参,鸡汤,甲鱼,等补品以及桂圆,荔枝,榴莲,韭菜,炒货(瓜子,碧根果,巴旦木等)等热性重水果以及羊肉,狗肉等热性肉类。

首先,饮食应以谷类为主食,不论是中医养生以及现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均以膳食为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切不可忽略主食,只食蔬果肉蛋。主食应多夹以杂粮,如煮二米饭(即大米与少量小米煮成的饭,不仅营养而且口味颇佳)煮绿豆粥,红豆粥,小米粥,燕麦粥,薏仁粥,高粱米粥等等。其次则是食用较多的熟食蔬菜,以疏通体内壅滞气机,其次则是少量精瘦肉类,以及少量水果。

湿热体质的食疗方,也就是美容亮颜的食疗方,女性体内如果没有湿浊,气血充足,自然肤色明亮,细腻光泽,身材也不会臃肿肥胖。

提醒:网络上许多湿热调养食谱,食疗方,其实绝大多数并未理解湿热体质生成与调理的方法,机械的或一知半解的运用表面知识来进行食疗养生,有很多错误,请勿轻信。

1,

薏仁红豆汤(热重者加绿豆30g)

30g薏仁加50g红豆,熬烂饮汤,不可加入过多白糖调味。

湿热不重者,气血虚弱者可加生山药g或干淮山药50g,只饮汤。

2、

冬瓜为主,加以海带少量,干黄花菜少量,绿豆50g,少量排骨,

1.排骨焯水,洗去血沫。捞出放入清水中,加生姜一小块,葱白少许,花椒少许,与绿豆煮熟烂。

2.加入冬瓜,泡好的少量干黄花,黄花有行气化湿,疏肝解郁的效果,别名忘忧草。鲜黄花含有秋水仙碱,比较寒凉伤脾胃,以及少量海带。

3.小火煮熟后,放入盐,味精调味。

此汤鲜美,且利湿清热

2,宜多食黄、绿豆芽,冬瓜,芹菜,葫芦瓜,四季豆,玉米,苦瓜,空心菜,干黄花菜,白菜,莲藕,白萝卜等具有明显利湿作用的蔬菜。

以及常见的时令绿叶蔬菜,《黄帝内经》讲“五菜为充”《本草纲目》解释“五菜为充,所以辅佐谷气,疏通壅滞也”。所以多食用蔬菜有利于健运脾胃,化减体内湿浊。

经络方:从三阴交穴开始,顺着骨缘推到阴陵泉,反复推。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湿,所以祛湿的关键在于健脾。湿气淤在体内,我们就要去疏通它,在脾经上容易淤堵的部位叫做阴陵泉穴,这个穴位在腿的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后下方凹陷的位置。

如果阴陵泉穴一按压即痛感明显,那么多说明体内湿浊较重。这是脾经不通、湿气郁结的表现,所以要多去推揉阴陵泉穴来打通脾经。推的时候要从内踝骨向上四横指的位置——三阴交穴开始推。这个穴位是三条阴经的交叉点,可以调动肝、脾、肾这三条经络的气血以通畅脾经。然后顺着骨缘推到阴陵泉穴,反复地推。推过程中,要去找最痛的点,这个点就是淤堵的部位。把它推到不疼了,这‘管道’就打通了。

“管道”一通,多余的水湿就会顺畅地排出去了。脾经是通过膀胱来排湿的,所以坚持推上一段时间,您会感觉小便增多,这就是排湿的表现。

注意空调温度不要过低,建议在26度以上,即环保,又免伤及阳气,影响脾胃,与外界环境温差不大,不易感冒。

湿热重,浑身不爽,可以采取拔火罐,刮痧去湿热。

适量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能极大的疏通体内雍滞的气机,增加身体的阳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最理想的有氧运动就是快走和慢跑,爬山,游泳了。无氧运动不宜过量,过度,如大量俯卧撑,仰卧起坐,剧烈的球类运动,反而容易壅滞气机,对湿热体质的脏腑功能增益较差。无氧运动应配合有氧运动一起进行。

湿热体质的人易出汗,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热邪易于发泄。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内经》有言“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因此出了大量汗后不可立即用冷水洗脸或洗浴,这样会令寒湿闭阻皮毛孔窍,使阳气郁滞,产生痤疮,应先擦干汗,再用温水清洁。

湿热体质常见性情急躁易怒、紧张焦虑压抑,因此应该注意静养心神,因为静能养阴清热,静有助于肝胆舒畅。如何静养心神?一是经常练习深呼吸,将气息深吸至小腹部;二是多听流畅悠扬舒缓有镇静作用的音乐;三是练习瑜伽、气功、太极拳、舒展优雅的舞蹈。









































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fmouc.com/ynszys/4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