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媽咪中醫師教你濕疹外洗方祛
(長按上面圖片QRCode,即可關注廣野)
“濕疹"
這個令人生厭的字詞。每當發作時總是痕癢難耐,皮膚潮紅,可見有小水疱等,嚴重者會有化膿現象。特別是Baby的濕疹發作時,更是令人束手無策。
“濕疹”廣泛指多種痕癢性、過敏性皮膚炎症。
西醫“濕疹”的正名是異位性皮炎。而接觸性皮炎(俗稱:主婦手)、乾燥性濕疹、脂溢性皮炎等都屬“濕疹”範疇。
中醫并沒“濕疹”之名,但會按發病部位、症狀、年齡劃分:如發於耳部者,稱為旋耳瘡;發於肘、膝彎曲部者,稱為四彎風;發於陰囊部者,稱為腎囊風等。
若發生於1-2歲嬰兒(俗稱奶癬),特點多發於面、頸、下巴部出現淡或紅色斑點,摸起來有些粗糙,更會出現痕癢現象。
嬰幼兒的濕疹多是遺傳原因,若父母有哮喘、鼻敏感、過敏性皮炎,亦增加患病機率。
而成人多因飲食失節,嗜酒或過食辛辣刺激之品,傷及脾胃,濕熱內生,風濕熱邪浸淫肌膚所致。治則重健脾祛濕,通用中藥治療及外敷患處,均能達理想效果。
關於“芫荽水"
有一民間方法“芫荽水"可治濕疹。原理何在?《本草綱目》有說:“胡荽辛溫香竄,內通心脾,外達四肢。”
芫荽性味辛溫,入胃經。功效:皆能發汗解表,宣肺透疹,爲風寒外束,疹出不暢可用。醒脾開胃,消食下氣。
取芫荽溫熱發散的性質,令不少嬰幼兒濕疹有明顯的改善。但記得要用量適當,若嬰幼兒濕疹症狀未見有改善,需求診治療。
關於濕疹,平時需多注意飲食,忌食辛辣、刺激之品(如榴槤、荔枝、菠蘿、芒果、竹筍、芋頭、豆芽、菇類、腐乳等)、鵝、羊、海鮮、特別是無鱗魚類:如鰻魚(鱔)、泥鰍、九吐魚、龍利魚等發物。
PS.濕疹作時,避免用熱水燙洗皮膚或用肥皂等刺激物洗塗患處。
今期亦為大介紹一些外洗方及湯水,大家可參考一下。
若有任何疑問請向你的醫生查詢。
外洗方(一)
合適人群:濕疹反覆發作人士
成份:白鮮皮15克,苦參15克,地膚子12克,荊芥9克,防風9克,蟬脫9克,甘草9克,薄荷9克(後下)。
外洗方(二)
合適人群:皮膚痕癢嚴重人士
成份:苦參15克、白鮮皮15克、地膚子9克、浮萍15克、荊芥9克、百部15克、紫蘇葉15克、薄荷9克(後下)。
方一及二的做法:
把全部藥材放入ml水中煮30分鐘,去渣後稍稍放涼,用以沖洗患處。
功效:消炎剎菌、止癢潤燥。
芫荽水(民間方)
材料:芫荽50克,水毫升。
做法:將芫荽稍作沖洗,切成小段,加入清水毫升煮沸10分鐘熄火後先放涼,不用隔渣。
用法:輕輕浸洗患處,洗浴後可快速用常溫水沖身。
注音事項:
(1)注意水溫,過熱會刺激濕疹或灼傷皮膚,勿過度摩擦。
(2)若有破損之傷口,只可沖洗;若沒潰損皮膚圯,可選擇浸洗患處。
(3)若濕疹在浸洗後症狀未見改善或加劇,有可能不適合其濕疹類型。
紅連養陰湯
材料:紅腰豆120克,蓮藕1斤,枳實15克,陳皮2片,豬尾1斤,鹽少許。
做法:豬尾微微煎香後汆水,紅腰豆用清水浸2小時,蓮藕切件。把全部材料放入毫升水中,大火煮開後,轉細火煮2小時,食鹽調味即可。
合適人群:濕疹反覆發作者,皮慮乾燥,脫皮明顯,膚色暗沉等。
馬蹄清熱除煩飲
材料:鮮白茅根克,蒲公英25克,馬蹄15粒,竹蔗克。
做法:鮮白茅根、蒲公英洗淨後,把全部材料放入毫升水中,大火煮開後,轉細火煮1小時即可。
合適人群;皮膚瘙癢,患處紅腫,灼熱,心情煩燥者。
*2歲以下小童不合適。
味甘、鹹,性寒;歸心、肝經。功效:解毒透疹。
味苦,性寒。歸膀胱經。功效:清熱利濕,止癢。
性苦,味寒。歸脾、胃經。功效:清熱燥濕,袪風解毒。
味甘、性寒。歸肺、肝經。功效:散風熱,定驚癇,祛風止癢。
下面是安娜醫師近期的工作坊內容
有興趣媽咪可留言諮詢
澳門首個
媽咪
转载请注明:http://www.fmouc.com/ynszys/8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阴囊潮湿该如何治疗用男人帮效果好吗
- 下一篇文章: 胜吃17种中药的穴位按摩秘籍,太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