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种杂草型药用植物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苍耳:我找到的药用植物

在我们已经找到的药用植物中,有很多都是田间杂草,比如前面已经发布的蒺藜、苘麻、车前草等,下面介绍的苍耳也是这种类型。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荒野、路边、沟旁、田边、草地、村旁经常看到苍耳。这种植物最大的特点是果实上带有钩状的硬刺,常贴附于衣服或家畜的身上,非常让人讨厌。

讨厌归讨厌,这确确实实是《国家药典(版)一部》收录的一种药用植物。

在这次“我们身边的中草药——黄河三角洲药用植物大搜索”活动中,利津县科协的任学英女士为我们提供了植物图片,确认了这种药用植物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存在,特此表示感谢!

点击查看活动方案:我们身边的中草药——黄河三角洲药用植物大搜索活动开始啦!!

一、苍耳的植物形态

苍耳属桔梗目菊科苍耳属植物,又名苍子、胡苍子、牛虱子、苍郎种、苍耳实、苍棵子、老苍子等。

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叶互生,有长柄,叶卵状三角形或心形,先端尖,基部浅心形,边缘有锯齿或3浅裂,两面有短粗毛。花单性,雌雄同株;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雄花序球形,生于上部叶腋,雄蕊5枚,有退化雌蕊。雌花序卵形,总苞片2~3列,连合成椭圆形囊状体,密生钩刺,先端2喙,内有小花2朵,无花冠;子房下位,卵形,2室。瘦果2,纺锤形,包在有刺的总苞内,有种子1。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二、苍耳子(中药名)

苍耳子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发散风寒)药,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收,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梗、叶等杂质。

纺锤形或椭圆形,长1~1.5厘米,直径4~7毫米。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顶端有2枚较粗的刺,分离或相连,基部有果梗痕。质硬而韧,横切面中央有纵膈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顶端有1刺状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种皮膜质,浅灰色,子叶2,有油性。气微,味微苦。

以粒大饱满、色黄绿色者为佳。

炒苍耳子:取苍耳子,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深黄色刺焦,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去刺,筛净。用时捣碎。

苍耳子炒用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经过炒制,会去掉上面的硬刺,配药时不会扎手;二是为了增强作用,提高疗效。苍耳子的有效成分主要在包皮内的种子上。这个包皮非常坚韧,作汤剂使用的时候,水进不去,里面的有效成分也出不来,会影响药效。炒制后再加碾压,不但表面的刺会脱落,外面的包皮也会出现裂口,水就容易进去,有效成分容易出来。三是为了降低毒性。苍耳子的毒主要是一种毒蛋白,这种毒蛋白在温度超过60度时会失去活性,降低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性温,味辛、苦;有毒。归肺经。

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用于风寒头痛、鼻酸流涕、鼻渊、鼻(鼻九)、风疹瘙痒、湿痹拘挛等证。

苍耳子作为辛温解表(发散风寒)药,作用不是很明显,在临床上一般的风寒感冒,不用苍耳子。用的时候也是考虑其通鼻窍和止痛的功效,如有鼻塞流涕,或者头昏痛等症状,可以加苍耳子,一方面增强发散风寒的作用,一方面改善鼻部的症状。

苍耳子用的最多的是通鼻窍和止痛的功效,在治疗鼻科疾病时很常用。

如鼻渊,相当于现代所说的鼻窦炎,经常出现头昏头沉、流鼻涕,而且有腥臭味,严重的还会影响记忆力,苍耳子可以改善上述症状。在临床上,鼻渊有风寒型,更多的是热证,需要配伍清热药。

再如鼻(鼻九),相当于现代所说的过敏性鼻炎,苍耳子可以用;还有一种叫鼻窒,相当于现代所说的慢性鼻炎,经常反复出现鼻塞不通,也可以用苍耳子。实际上苍耳子的通鼻窍,对应的主要是鼻塞流涕。

苍耳子的祛风湿和止痛作用也不是很常用。一方面是由于作用不强,另一方面是由于苍耳子有小毒,而治疗风湿痹病的服药时间都很长,长期使用苍耳子也不安全。

  

药理研究表明,苍耳子煎剂有镇咳、降血糖、降压、抗菌、消炎以及抗凝血酶作用。

毒性:可使肝脏退行性变性或坏死,肺、脑可充血水肿,中毒后可致强烈性惊厥。

内服,煎汤,用量3~10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血虚头痛不宜服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1、治诸风眩晕,或头脑攻痛:苍耳仁90克,天麻、白菊花各9克。或丸或散,随病酌用。(《本草汇言》引杨氏方)

2、治鼻渊,鼻流浊涕不止:辛夷仁15克,苍耳子7.5克,香白芷30克,薄荷叶1.5克。上并晒干,为细末。每服6克,用葱、茶清食后调服。(《济生方》苍耳散)

3、治阴囊湿疹:苍耳子、蛇床子、甘草各10克。加水煎成毫米,外洗阴囊,每日数次。(《中药制剂汇编》)

4、治目暗、耳鸣:苍耳子0.15克。捣烂,以水二升,绞滤取汁,和粳米15克煮粥食之,或作散煎服。(《圣惠方》苍耳子粥)

5、治大腹水肿,小便不利:苍耳子灰、葶苈子末等分。每服6克,水下,每日二服。(《千金要方》)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版)》第页,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年6月第一版。

2、《国家药典中药彩色图鉴》第页,中国古籍出版社,年10月第一版。

3、百度百科词条“苍耳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

4、百度百科词条“苍耳(双子叶植物纲桔梗目菊科苍耳属植物)”。

4、张廷模:《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第页,人民卫生出版社,年5月第1版。

文中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应用请以医生诊断和处方为准,因擅自服用造成不良后果者,本号概不负责。

点击查看“我找到的药用植物”:

?刺儿菜:我找到的药用植物

?半夏:我找到的药用植物

?商陆:这可不是“土人参”,服用千万要小心!!

?地黄:六味地黄丸中的第一味药!

?这是一种田间杂草,也是一种药用植物!

?这么多年了,第一次知道:“肠炎宁”的主要成份竟然来自这种植物!

?汗颜!作为黄河口人,我们对这种植物药用价值的开发还不如新疆

?古代传说中的“蒙汗药”就来自这种植物?

?药用车前草竟然有二种,你见到的是哪种?

?李白入诗,李密入典:这种药用植物来头不小!

?中药射干的植物来源是射干,那么中药川射干的植物来源是川射干吗?

?小时候多受其害,今日方知是味药材

?厉害了,这味药: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

?这种花虽美,可不要乱送人哟!

?扁猪子芽儿,红根根(gei),姥娘叫俺引针针(zhei)

编辑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fmouc.com/ynszyy/10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