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专场每日学一药龙胆
龙胆
龙胆科植物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条叶龙胆主产于东北地区,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亦产;龙胆、三花龙胆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及内蒙古等省区;坚龙胆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省。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地上残茎,洗净,干燥。
——药材龙胆:根茎为不规则块状,长1~3cm,直径0.3~1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具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略扭曲;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气微,味甚苦。
坚龙胆:表面无横皱纹,外皮膜质,易脱落;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
苦,寒。归肝、胆、膀胱经。
本品大苦大寒,清泄而燥,沉降下行,主入肝、胆经,兼入膀胱经。既泻胆肝实灭而凉肝定惊、解热毒,又善除肝胆及膀胱湿热而解湿热毒,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药力颇强,大剂量使用可妨碍消化,甚则导致头痛、颜面潮红、昏眩等。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1)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带下、阴囊湿疹,湿热黄疸。
(2)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等。
(3)高热抽搐,小儿急惊,带状疱疹。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
本品大苦大寒,极易伤胃,故用量不宜过大,脾胃虚寒者忌服。
龙胆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裂环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如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和龙胆苦苷等。还有生物碱、黄酮、香豆素及内酯等化合物。《中国药典》以龙胆苦苷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龙胆中含量不得少于3.0%;坚龙胆中含量不得少于1.5%。
年执业药师特惠精炼班
惊爆0.95折限时发售
详情咨询,请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mouc.com/ynszyy/11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药就在你身边之ldquo闻草识
- 下一篇文章: 中药洗浴治病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