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端午已过,ldquo毒五月
中医认为五月赤日流火,阳气在表,易耗损阴精,胃中虚冷,病邪丛生,《伤寒论》“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五月时节要静养,与自然和谐平定,应节制嗜欲,食物清淡,减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补肾。古人所说的「天地交泰」就是天气寒热交接的过程,这个时候天气会猝不及防地暴热起来,在中医里热多则属毒,人的身体也容易出现一些病症,又因五月各种蛇虫蜈蚣蝎子等出来,所以叫「毒五月」。一、“毒五月”究竟毒在哪儿?“毒五月”这个说法由来已久。农历五月,一般为公历的六月,正是仲夏之时。天气暴热,湿气变重,一方面骤升的气温让人难以适应,抵抗力降低;另一方面蚊虫活跃,病毒、瘟疫多有泛滥。从中医角度来看,“毒五月”的“毒”,一方面是“疫疬”之毒。“疫疬”指“天地间的不正之气”,具有较强的时令性、传染性。夏季的温度和湿度高,细菌和病毒繁殖,在医疗卫生条件差的古代,蚊蝇传染的瘟疫最为高发。另一方面是偏胜之毒。许慎《说文解字》曰:“毒,厚也。”偏胜是一方超越另一方,出现失衡的意思。偏胜之毒指的是某种物质在人体内滞留发展,呈现一种“过”的状态,譬如寒毒、湿毒、热毒、浊毒等。夏季的天气炎热多雨,容易让人感染外邪,导致“热毒”“湿毒”。除此以外,生活方式或饮食不当,比如过度食用了寒凉食物、吹空调等,还会惹“寒毒”上身。二、毒五月,容易中什么「毒」毒五月最容易中「湿热之毒」和「寒湿之毒」!这个月横跨芒种、夏至、小暑这三个节气,正是阳气最旺的一个月,暑热、湿气也越来越重,给人感觉就像蒸桑拿,又潮湿又闷热,所以容易有湿热之毒;但我们身体内部反而是虚寒的。《伤寒论》里记载:「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这个月人体阳气向外走,体内脏腑的阳气反而变虚了,尤其是脾胃,特别容易受寒湿之气侵袭。三、这些症状看你是否中毒湿邪本来就最顽固、最粘滞,与热勾结在一起,就成了让人不爽的湿热毒。如果你有以下症状,说明你中了「湿热之毒」。1.皮肤问题毒五月,皮肤特别容易长痘、湿疹、痱子、疥疮疱疹之类的‘’如果再加上晚睡熬夜、爱吃烧烤、煎炸、甜食、油腻的食物,脾胃积热,外部湿热+内部湿热,就会脸上油腻光亮,痘痘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甚至有脓包;有些人还会长湿疹等。2.脾胃问题口臭口苦,腹胀、胃口不好,大便干结或者大便粘马桶,舌苔黄腻。这些都是湿热滞留在脾胃的原因。平时脾胃虚弱,或者饮食不注意伤了脾胃,导致气机不能「脾升胃降」,该上的不上,该下的不下,所以会出现以上症状。3.泌尿系统、生殖系统问题尿黄而且味道重,尿频尿急尿痛,女人白带多而黄,男人阴囊潮湿。这些属于湿热淤积在下焦,引发一些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问题,比如女生容易白带多而黄,甚至引发尿道炎、妇科炎症;男生阴囊潮湿不爽。4.早晨起来头发蒙、头重、身体沉重乏力这是湿热之气使身体气机流通不畅,清阳不升,所以头重头蒙;湿气重浊,往下走,所以身体沉重,尤其是下半身。四、“毒五月”、“九毒日”解毒妙招在毒五月、九毒日的干扰下,民众根据几千年的经验形成了很多解“毒”养生之法,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现代比较方便易行的祛毒方法,供大家参考:—、艾灸:散寒补阳调冬病!艾灸有温经通络、消淤散结、大补阳气的作用,特别适合夏季养生,经常艾灸以下穴位,可以让您轻松避免五月常见疾病,度过困乏的“毒五月”。毒五月艾灸取穴:1、艾灸大椎、命门、中脘、关元、至阳可以振奋全身阳气排寒毒;2、艾灸阴陵泉、丰隆、三阴交、复溜穴可以排水毒,湿毒,痰毒;3、艾灸血海、委中可以排血毒,瘀毒。4、艾灸脾腧、足三里可以促进脾胃功能,调理胃寒。二、艾浴:驱寒又祛毒!
根据古代医药书籍,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而艾浴是药浴疗法的一种,药浴疗法的应用,最早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战国时期,士大夫们已盛行用兰草、艾叶等香料香药煎煮沐浴,以达到芳香爽身保健作用。
在毒五月这个皮肤病高发及虫蚊盛发的季节,用艾草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可起到消毒止痒的效果。三、吃大蒜:天然抗生素端午前后最利于细菌的繁殖,最宜发生因饮食不洁而导致的腹痛腹泻等疾病,而大蒜有很好的杀菌功效。在烹调菜肴时,可以多放些大蒜,除增味提鲜外,还能抑菌杀菌,防止食物腐败。最后,附中华民谣一首:“荒坡艾叶喷喷香,溪边菖蒲伴石长。青烟剑叶能驱疫,岁岁端午站门岗。”商城满减活动来袭
满减10
满减20
满减50
目前三伏贴新品上架,
端午特惠,限时抢购
买三送一!
点击图片购买三伏贴:
点击“阅读原文”转载请注明:http://www.fmouc.com/ynszyy/11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湿疹宝贝的饮食注意事项
- 下一篇文章: 03岁宝宝体检全攻略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