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湿疹的防治与调养全攻略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过敏性疾病,易诊难治,其病因多,病理过程复杂,现介绍本病的中医诊治情况。
湿疹的中医认识中医认识湿疹由来已久,古籍书记载很多。本病的急性期一般认为是“疮”,慢性期认为是“癣”。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有了“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记载,认识到脏腑病变与皮损发病存在密切关系。
《诸病源候论·疮候》记载“疮者,由肤腠虚,风湿之气,折乎血气,结聚所生,……递相对,如新生茱萸子。痛痒搔抓成疮,黄汁出,浸淫生长,折裂,时瘥时剧。”
《诸病源候论·湿癣候》:“湿癣者,亦有匡郭,如虫行,浸淫,亦湿痒,搔之多汁成疮,是其风、毒气浅,湿多风少,故为湿癣也。”
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记载浸淫疮:“此证初生如疥,瘙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浸淫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
黄水疮:“此证初生如粟米,而痒兼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随处可生。由脾胃湿热,外受风邪,相搏而成。”
由此可见,前贤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一定的认识,并积累了一些治疗经验,但尚无明确的诊断、辨证以及治疗标准。
湿疹的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湿疹乃因禀赋不耐,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或因脾失健运或营血不足,湿热稽留,以致血虚风燥,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所致。湿疹急性发作多责之于心,亚急性、慢性期多责之于脾、肝。本病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症状表现不同,其病机亦有改变。发病初起为风湿热邪客于肌肤;病情进展,湿热蕴结于内,熏蒸于外,或血中毒热,此时多与心、肝有关;病期迁延,湿热留恋,湿阻成瘀,和血热搏结成瘀,致风湿热瘀并重之势;本病后期,风热伤阴化燥,瘀阻经络,血不营肤或气阴两虚或血虚风燥。
湿疹的类型湿疹是一种皮肤病,无论在任何季节都有可能发作,一般呈对称性分布,湿疹患者会感觉患处奇痒难耐,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会出现湿疹,我们一般把湿疹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湿疹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急性湿疹
本型湿疹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往往较易见于头面,耳后、四肢屈侧、阴部、手足背及阴囊、女阴、肛门等部位。常呈对称分布,一般为局限在某些部位,而全身泛发性湿疹甚少见。皮肤损害表现为多形性,即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等各种皮疹可互见。也就是说,在同一病变处,于同一时期内,可出现上述3~4种以上损害。患处炎症反应通常较明显,尤其中央部位更为显著,往往伴有糜烂、渗出。但病损境界不清楚,肿胀也较轻。
自觉痒甚,其瘙痒程度与发病部位,个人耐受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痒以夜间尤甚,症情厉害,可影响睡眼。还有因搔痒而易并发细菌感染,从而引发毛囊炎、疖肿、脓疱疮、淋巴管炎、淋巴腺炎等化脓性皮肤病。
急性湿疹如经妥当处置可获痊愈,但易复发。临床上也时常观察到由本型湿疹移行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二、亚急性湿疹
当急性湿疹炎症反应缓解、红肿、渗出明显减轻。整个病变以丘疹为主,间有轻度糜烂,少量渗液、且伴有少许结痂或鳞屑、则可称之为亚急性湿疹。此期湿疹,主观痒依然存在,病程可达数周之久。倘若病性迁延不愈者,可演变成慢性湿疹。如果处理欠当,症情迅速恶化剧变,还可逆转为急性湿疹。
三、慢性湿疹
该型湿疹可以在发病伊始就呈慢性型,但多数是从急性、亚急性演变而成,还可见于急性湿疹反复在同一部位发生,最终转变成慢性湿疹。慢性湿疹好发于四肢,如手足、小腿、肘窝、窝等处,分布也多对称。皮损常是局限型,呈皮肤增厚、浸润彰明、往往成苔藓样变,色素沉着屡见不鲜,境界分外清晰。患者常诉说剧痒难忍,遇热或夜幕降临时尤甚。病情缠绵,经年累月难得痊愈。在此期间,如局部治疗处理欠当或饮食刺激性食物,可使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这时其临床表现如同急性湿疹。
一般人会由急性湿疹慢慢发展为慢性湿疹,而且总是会反反复复的发作,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会被湿疹所折磨,所以,了解湿疹并做好防治工作是每个人都需要做的。
湿疹的易发部位
湿疹由于某些特定的环境或某些特殊的致病条件,临床可有一定的特异性。常见的特定部位湿疹如下。、耳部湿疹
多发在耳后皱襞处,中医称旋耳疮。多发于耳前或耳后缝间,也有波及整个耳壳。如《外科医案汇编》所说:耳后缝间皮色红裂,时出黄水津津,名为旋耳疮。或称黄水疮、月蚀疮等,相当于外耳湿疹,外耳道湿疹可由污染的真菌刺激引起,或由于中耳炎引起的继发性传染性湿疹。以局部潮红、灼热、瘙痒、红斑、水泡、糜烂、皲裂、渗液、结痂等为其主要症状,有时带脂溢性。皮损多对称分布、痒感较著、易并发感染。以儿童患者占多数。
2、手部湿疹
本型湿疹最大特点是易受气侯影响,多见冬天加重,而夏季缓解。皮损呈亚急性或慢性湿疹表现,多发生于指背及指端掌面,可蔓延至手背和手腕部,境界不清或呈小片状皮损,至慢性时有浸润肥厚,因手指活动而有皲裂及脱屑。奇痒难名,往往因洗涤剂等刺激而招致湿疹病情恶化。甲周皮肤肿胀,指甲可变厚不规则。手部湿疹亦可发生于掌侧,有局限性,但边缘可不甚鲜明,多粗燥,有小丘疱疹、疱疹及浸润肥厚,冬季常发生皲裂。因手部经常要接触各种外界物质,不断受刺激,因而较顽固难治。
3、乳房湿疹
多见于女性,常在哺乳期易患此病。湿疹好发于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往往双侧同时受累。皮疹呈棕红色,红斑、浸润、糜烂明显、渗出及结痂,间覆以鳞屑或薄痂,有时伴皲裂。自觉痒甚,且有轻度痛感。若停止哺乳,湿疹症状可迅速改善,直至获痊愈。如顽固不愈或一侧发生者,应注意排除湿疹样癌。
4、脐窝湿疹
表现为鲜红或暗红色斑,有渗液及结痂,表面湿润,边缘清楚,很少波及脐周皮肤,病程慢性。
5、阴囊湿疹
为湿疹中常见的一种,局限于阴囊皮肤,有时延及肛门周围,少数可延至阴茎。临床表现多呈慢性湿疹症状。皮肤皱纹深阔,浸润肥厚,大多干燥,有薄痂和鳞屑,色素增加,间或有部分色素脱失。有渗出时,则阴囊皮肤水肿性肿胀、结痂及皲裂。自觉剧痒故经常搔抓。慢性经过,常多年不愈。本病需与核黄素缺乏性阴囊炎相鉴别,后者病程短,无明显浸润肥厚,常伴有舌炎,内服核黄素后一周左右见效。
6、女阴湿疹
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湿疹。累及大小阴唇及其附近皮肤。患处浸润肥厚,境界清楚,因奇痒而经常搔抓,可见糜烂抓痕。有时呈水肿性。月经及分泌物的刺激可使病程慢性难愈。本病可继发色素减退,易被误诊为女阴白斑,应予注意。
7、肛门湿疹
局限于肛门,少数可累及附近皮肤及会阴部,奇痒难忍。常潮湿,皮肤浸润肥厚,可发生皲裂。
8、小腿湿疹
此型临床较为常见,好发生于胫前部内、外侧或侧面,分布对称,呈亚急性或慢性湿疹表现,有些小腿湿疹常并发于静脉曲张。由于静脉曲张而致下肢静脉循环障碍,慢性瘀血,故多发生在小腿下/3处。呈局限性棕红色、弥漫密集丘疹、丘疱疹、糜烂、渗出、皮肤肥厚、色素沉着。因此处皮下组织较少,久之在接近踝部发生营养障碍性溃疡。湿疹的小片皮损亦可沿皮下静脉曲张方向分布,有色素沉着及含铁血黄素沉着。如处理不当易引起全身泛发。
疹的主要症状特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头面部,如额部、双颊、头顶部,以后逐渐蔓延至颈、肩、背、臀、四肢,甚至泛发全身。初起时为披发或成簇的小红丘疹或红斑,逐渐增多,并可见小水泡、黄白色鳞屑及痂皮,可有渗出、腐烂及继发感染。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复发性、季节性和遗传性等特点。本病多发,占皮肤科门诊量的5%~3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
对称性
湿疹发病一般是左右对称分布,很少见到单侧发病,这是“敏邪”侵犯对称分布的经络造成的结果。
渗出性
湿疹发病一般在急性期都有黄水渗出,淋漓浸淫,无处医认为是“湿包火”引起的。
复发性
湿疹病程一般较长,持续~3年,甚至几十年,且容易反复发作,这主要是湿邪缠绵难愈惹的祸。
季节性
湿疹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但有些人会在特定的季节发作,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与人的体质有关系。一般而言,
阴虚阳盛体质的病人主要在春夏季发作;
湿热体质的病人常在夏季或长夏季节(农历6月)复发或加剧;
阳虚阴盛体质或痰湿体质的病人则呈现秋冬发作的倾向;
还有一些特禀体质(过敏体质)的病人发作季节不甚明显,随时随地遇到过敏原都会发病。
为什么不同体质会在不同季节发作或加重呢?主要是因为随着外界气候变化,会出现不同的过敏原,如花粉、蒿草等,加重了病人原有的体质偏颇,引起人体阴阳失调而发病。
遗传性
湿疹有明显的遗传性,遗传几率达50%,但没有传染性。也就是说,父母是过敏体质,或有湿疹病史,子代很有可能会被遗传。父母遗传给孩子的是过敏基因,不是具体的过敏疾病,所以湿疹也可能是遗传引起的。但家里一个孩子得了湿疹,一般不会传染给其他孩子。若湿疹发生在小儿身上的,又叫作婴儿湿疹。在所有过敏性疾病中,婴儿期发病率最高的就是湿疹,婴儿湿疹一般在孩子岁以后,随着免疫调节能力的提高会自然好转。
湿、热、风、於、虚、敏
西医将湿疹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认为病因与遗传、过敏体质、神经功能及物理因素等有关。护理不当,如过多使用强碱性肥皂、养分多余以及肠内异常发酵等也可引起本病。母体雄激素通过胎盆传给胎儿,使新生儿皮脂增多,亦易引发脂溢性湿疹。
中医从“天人相应”的角度,认为湿疹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湿疹主要发病诱因是“湿”,但还与热、风、瘀、虚、敏等因素相关。湿疹的辨证关键是权衡六因所致病证的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主次有无等不同。如在湿疹的急性期多以“湿、风、热、瘀、敏”为主,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虚”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其病机不同,则遣药处方迥异。
湿邪“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当“湿”症突出,湿疹缠绵难愈、渗液、水疱、糜烂。引起湿症的原因有脏腑气虚、阳虚或外感湿邪等,形成痰湿蕴肺、湿邪困脾、肾阳虚湿犯等证。
风邪由于“无风不作痒”“痒自风来”,当“风”症突出,临床以皮肤痒甚、干燥脱皮为特点。引起风症的原因有热极生风、血虚生风、阴虚风动、虚阳外越生风等证。
热邪当“热”症突出,湿疹或丘疹灼热、潮红、痛甚。常见肝经热盛、心经热盛、肺中伏火等证。
血瘀“久病入络”,当“瘀”症突出,慢性湿疹病人皮损紫暗、肌肤甲错、干燥。导致血瘀的原因有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热壅血瘀、寒凝血瘀等。
敏邪“无敏不发疹”,当“敏”症突出,要细究其因。
冷空气过敏者,多为阳虚、气虚;
遇热过敏者,多为血热、风热;
经期前后加重者,多为肝郁血虚生风;
食辛辣过敏者,多为阴虚或内热炽盛;
食不慎过敏者,多为脾胃不和;
夜晚过敏者,或为阴虚动风,或为虚阳外发;
白天过敏者,多为病在气分;
化学试剂、药物过敏者,为邪毒,
这些都是湿疹的诱发因素。从中可以看出体质有偏颇的人(气虚、阳虚、血热、阴虚、热盛、脾胃失调等)容易得湿疹,也就是说机体阴阳失调、气机紊乱的病人对环境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差,遇到季节变迁或昼夜轮转、气候变化、饮食失调、情绪激动、运动、异味、化学试剂等,不能很好地调节适应,进而诱使湿疹发作或加重。
正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虚”症突出,多由于邪伤人体反复发作,日久累积正气亏虚;或正气素虚,内生或外感邪气。
气虚、阳虚、血虚之疹色多浅淡;
阴虚之疹色多鲜红。也有诸虚并见,当须祥辨。
湿疹发病,除了湿疹颜色外,还要其发病部位。据所发病症部位不同,可以辨证为不同的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如
发生于阴囊、乳晕、耳前后者,责之肝胆;
发生于目睑者,责之于脾;
发生于手掌心者,责之心及心包;
发于足心者,责之于肾。
这种诊断定位主要是根据脏腑经络循行来确定的。
湿疹发作的原因
、内外因素:湿疹是由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引发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其临床特点为皮疹多样性,有渗出倾向,多对称分布,自觉剧烈瘙痒,病情易反复,可多年不愈。
2、环境因素:很多研究证实环境因素是湿疹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环境包括群体环境与个体环境,人类的群体环境致病因素是指室外大范围的空气、水、土壤、放射源、大面积的致敏花粉植被、大面积的气传致敏菌源等。
3、饮食因素:人类的食物品种极多,一般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在近代的食物中还经常应用一些化学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橼酸、香精、合成染料等。这些食物可引起食物的变态反应,从而导致湿疹的产生,
4、感染因素:某些湿疹与微生物的感染有关。这些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气源性真菌如交链孢霉、分枝孢霉、点青霉、烟曲霉、镰刀霉、产黄青霉、黑曲霉及黑根霉等。
5、遗传因素:某些类型的湿疹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遗传因素有可能会引起湿疹。
6、药物因素:药物因素是某些湿疹的诱发因素,一般来说,任何药物都有可能引起湿疹的发病。
7、其他因素:湿疹还可由苦闷、疲劳、紧张、情绪激动、失眠等神经因素;日光、紫外线、寒冷潮湿等气候因素以及慢性肠胃疾病、慢性酒精中毒、内分泌失调等疾病因素引起。
毁容伤身又癌变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发病率很高的皮肤病,但是,很多患者对湿疹和湿疹的危害没有足够的了解,发病时感觉瘙痒,于是随便买些激素药物私自用药,而不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往往导致病情不断加重,反复发作。湿疹久治不愈,会有下面的危害。
造成外貌上的影响
湿疹症状早期或急性阶段,患处有成片的红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或是肉眼难见的水疱,严重时有大片渗液及糜烂;在慢性状态,渗液很少或完全干燥而结痂,往往和鳞屑混合而成鳞屑痂,有时色素减少,在运动程度较大的部位容易发生裂口,长期摩擦搔抓能引起显著的苔藓样化。湿疹往往对患者的外貌造成很大的影响,还可能会给患者正常社交带来障碍,引发自卑感。
剧烈瘙痒影响生活和工作
湿疹患者会因剧烈的瘙痒而感觉到痛苦,进而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发病时间一长,还会导致患者精神萎靡、烦躁及精神因素障碍。
乳头湿疹容易癌变
乳头湿疹是湿疹类型中的一种,临床表现以乳头糜烂、湿疹、结痂,痂皮脱落后有淡黄色液体渗出等为主,久治不愈容易转变为乳腺癌。
内服外用效果佳
针对湿疹6大病因病机关键,采用燥湿、清热、祛风、止痒、活血、扶正等药物自拟内服药“湿疹脱敏汤”系列,此方是根据古方消风散加减而成。外涂“过敏止痒汤”,内外结合治疗湿疹,疗效显著。每月为一个疗程,大多患者~3个疗程治愈,病重日久者3~5个疗程治愈。
内服基本方
当归0克、生地0克、防风0克、蝉蜕0克、知母0克、苦参0克、胡麻仁0克、荆芥0克、苍术0克、牛蒡子0克、石膏5克(先煎)、甘草6克、川木通3克、地肤子0克、白鲜皮0克、地龙0克。
其中苦参、苍术、川木通祛湿,防风、蝉蜕、地肤子、白鲜皮祛风、止痒脱敏,石膏、牛蒡子、甘草清热,当归、地龙活血化瘀,生地、胡麻仁滋阴扶正。诸药合用,有效去除湿疹6大病因,因而起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外用基本方
银柴胡0克、乌梅0克、蝉蜕0克、五味子0克、防风0克、苍术0克、薏米30克、黄柏0克,每日一剂,水煎煮,搽或洗泡患处。我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小儿湿疹、夏季痱子等外洗效果很好,往往天见效,两天红疹渗水几乎痊愈。如果成人使用要加到3倍剂量。使用时注意水不可太热,时间不可太长,一般0~5分钟即可。
衣食住行最关键
一旦得了湿疹,是很恼人的。那么,对于湿疹该如何预防与调养呢?主要有两点:一是生活衣食住行调理,二是偏方调理。
生活衣食住行调理
我们每日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那么,湿疹病人该如何从这些方面呵护自己的身体呢?
衣|湿疹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存在异常,皮肤对外界物质高度敏感,所以要选择全棉质地、宽松、透气性好的衣裤,尽量不穿丝、毛织品或人造纤维服装。贴身衣物最好不带颜色,去除衣物商标,以减少刺激。洗衣后要多漂洗,去除肥皂、洗衣粉、香料等残留物。
食|对于湿疹患者来说,吃刺激性食物或“发物”可使病情加重,因此发病期间或平时应忌食辛辣、腥发、温热性食物以及煎、炸、烧、烤和不易消化的食物。辛辣食物如胡椒、生姜、葱白、辣椒、韭菜、洋葱、白酒、蒜等。腥发食物如鱼、虾、螃蟹等海鲜,以及牛羊肉、猪头肉、狗肉、雀肉、鸡肉等。温热食物如茴香、砂仁、肉桂、红参、香菜、酒酿等。
湿疹患者一般都存在脾胃虚弱问题,过于生冷的食物要禁食,饮料也要慎重选择,特别是含有酒精的饮料会明显加重湿疹患者的瘙痒症状。有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令人体难以分解,如牛奶、豆类等,应少吃为佳。湿疹患者绝大多数存在脾虚湿热的表现,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在饮食中酌加健脾、清心火的中药进行食疗,可多选用冬瓜、薏米、红豆、鱼腥草、炒黄连、山药等煲汤。
住|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渗液、红疹,遇热时瘙痒不适感会加重,所以居住环境的温度、湿度要适宜,室温以25℃左右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另外,建议不养宠物,不铺地毯,经常除尘。因为尘螨、毛、皮屑等易引发或加重过敏反应,加重病情。家中尽量避免使用空气清新剂。
行|不要让阳光直晒患湿疹的地方,可适当锻炼身体,但需注意减少汗液分泌刺激,建议运动后马上洗澡,但不要洗热水澡。另外,不去花草树木过多的地方,可以明显减少过敏。患者亦应避免各种刺激皮肤的因素,如搔抓、用碱性强的肥皂或过热的水洗浴。
湿疹饮食疗法
、绿豆百合苡仁汤治湿疹
食材:绿豆30克,百合30克,薏苡仁5克芡实5克,山药5克,冰糖适量。
食用方法:将绿豆、百合、薏苡仁、芡实、山药一起下锅,加水适量,烂熟后,加冰糖。每天分两次吃,连腹数天。
效果:清热解毒,健脾除湿。适用于脾虚湿盛型湿疹,皮损不红、渗出较多、瘙痒不剧、口淡、舌苔腻者。
2、萝卜藕汁饮治湿疹
食材:鲜藕00克,白萝卜00克,蜂蜜30毫升。
食用方法:将鲜藕、白萝卜洗净切碎,放入榨汁机中榨汁,过滤后在汁中调入蜂蜜即可饮用。每天2次,随吃随饮。
效果:凉血止血,润肠养肺。适用于血虚风燥型湿疹,皮损肥厚、伴有抓痕血痂者。
3、莲花粥治湿疹
食材:初开莲花5朵,糯米80克,冰糖适量。、
食用方法:将莲花用清凉水洗净,掰成单片;糯米淘洗干净;冰糖用温水化开。锅上火,加水,放入糯米煮粥,煮至粥快熟时,放入莲花及冰糖,再煮片刻,即成。
效果:活血止血,祛湿消风。适用于湿热都盛型湿疹。
4、红豆薏米粥
用料:红豆5克,薏米30克,玉米须5克(布包)。
制作:红豆、薏米和玉米须共煮熟食。每天次,7天为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各种湿疹,如耳部湿疹、阴囊湿疹、肘窝湿疹等。
5、桑椹百合饮
用料:桑椹30克,百合30克,大枣0枚,青果9克。
制作:将诸味共煮汤饮用。每天次,2周为个疗程。
功效:能养血怯风,适用于各种湿疹。
湿疹偏方调理
夏季是湿疹高发的季节,孩子和未成年人是湿疹的高发人群。身上出现了湿疹,不仅仅是身上出现很多的小点点,同时也会伴随奇痒难忍的发生,给患都带来巨大的困扰。如果患者有此症状,湿疹可外用不含有激素的帕芙欧珍肤膏涂抹患处,坚持3-7天即可根治愈湿疹,快速止痒。下面看中医怎样帮您远离湿疹的发生吧,介绍一些治疗湿疹的中医偏方!
、绿豆3两炒焦研成粉,再用醋调匀涂患处,一日两次。
绿豆性凉、味甘,有较强的药力,有清热、解毒、利水的作用。古代医家认为它可以治疗风疹、痘毒等皮肤疾患,绿豆粉加醋,止痒效果更好。
要注意:用此方时忌花椒、胡椒,要注意休息。洗澡后不要随意用各种护肤乳液等,减少化学刺激。痒得严重时,可以冰敷,方法是:将牛奶倒入一杯冰块中,静置数分钟后,将冰牛奶倒在一块纱布垫或薄棉布上,敷在瘙痒处,2~3分钟即可。
2、薏米炒熟后,用开水泡上一杯,只要渴了就喝此水,连喝五六天,即可见效。方子没副作用,适用于任何体质和证型的病人。
3、大黄,后下人紫草皮、丹皮、黄苓各0g,黄连饨,茵陈、滑石、白鲜皮、地肤子各5g,甘草拢。每日剂,水煎每次取计ml温服。随症加I减。外用黄连5份,枯矶、雄黄、生甘草各l份,共研细末,液渗出多者,干粉撒患处,2次/日。内服外用周为个疗程。
4、组成:紫草5g,赤苟、自鲜皮各2g,野菊花、丹皮各5g,龙胆草、黄柏、苦参、蜂房各0g,蝉蜕饵,生牡蜘20go制成冲剂,每剂3袋,l袋/次,3次/日,口服。
5、组成:夜苓5g,泽泻、黄柏、梳子、赤苟、浮萍、当归各饨,甘革6g。每日剂,水煎分2次服,治疗65例;复方夜苓冲剂,取上述药物剂,进行重复渗滤,提取及浓缩、干燥而成,每克冲剂相当于药2g,每次服0g,2-3次/日.
6、组成:生地黄、丹皮、白鲜皮、防风、夜苓、蝉蜕各5饵,牛葬子、木通、甘草各2蚀,臼术0-20g,慧政仁0-5g。随症加减,水煎每日剂,分3次服,4周为个疗程。
7、核桃仁适量,捣碎,炒至焦黑出油,研成粉状,冷却后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适用于湿疹、皮炎。
8、将新鲜苦瓜叶洗净捣烂后,外敷患处,每日换约2~3次。
9、嫩苦瓜适量,洗净,连皮、瓤一起捣烂,敷于患处,每日换药2次。适用于湿疹、痱子。
0、绿豆、海带各50克,加水煎汤,代茶频饮。
、紫荆叶适量,阴干,研末,麻油拌匀,涂擦患处。
2、紫甘蔗皮适量,烧成炭,研末,搽患处或用麻油调敷。适用于湿疹,口腔炎,疖痈。
3、用黄鳝血涂患处,可治湿疹顽癣。
4、每日用芒果皮煎水外洗患处,可以治疗湿疹及神经性皮炎。
5、新鲜橄榄适量,加水煎汁,湿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适用于湿疹、皮炎。
6、新鲜卷心菜适量,洗净,捣汁,涂擦患处,每日数次。
7、鲜马齿菜洗净,捣烂,煎水涂擦患处,每日3~5次,适用于湿疹、皮炎。
有湿疹不能吃什么
饮食禁忌:患病后应忌辣椒、毛笋、虾、蟹、糯米、茄子、肉、葱、蒜、胡椒、蘑菇、韭菜、蚕豆、咖喱、咖啡、烟、酒、可可、海腥等。少吃荤菜。
、不能吃高糖食物
患湿疹不能吃一些高糖类的食物。人体摄入高糖的食品之后,会使机体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皮脂腺分泌就会增多,从而使痤疮连续不断地出现。得了湿疹不能吃什么,因此患者要忌食高糖食物,如白糖、冰糖、红糖、葡葡糖、巧克力、冰淇淋等。
2、不能吃致敏食物
如果在饮食方面发现有致敏的食物,如鱼、虾、蟹、牛肉、羊肉、鸡、鸭、鹅、花粉等引起,应彻底禁忌这些食物,以免引起变态反应,导致湿疹复发或加重病情。
3、不能吃辛辣刺激食物
湿疹患者不要吃葱、大蒜、生姜、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耗阴助阳,对湿疹是一种刺激,应该避免食用。
4、不能吃发湿、动血、动气食物
中医认为对皮肤湿疹的人来说,应该要忌吃发湿的食物,如竹笋、芋头、牛肉、葱、姜、梨、蒜等;动血的食物,如慈菇、胡椒等;动气的食物,如羊肉、莲子、芡实等。
结语
湿疹给患者的目常生活带来许多麻烦和痛苦,时痒时痛,有时请烂,有时水肿,常常使人坐卧不安,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并且病程较长,时好时坏,缠绵平愈,使患者情绪不佳,甚至烦躁易怒,所以患者要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找对一个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就一定可以治愈湿疹。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是婴儿湿疹,病儿常焦躁不安、到处搔抓、夜间哭闹,影响睡眠。宝宝长了湿疹后,除查找诱发因素予以改正外,还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全身与部分的综合治疗。另外,乳母可暂停吃鸡蛋等富含异体蛋白质的食品,婴儿湿疹可能会逐步减轻。患湿疹的婴儿不可使用肥皂或用热水烫洗,并避免太阳照晒,避免毛线衣或其余化纤织物与皮肤直接接触,皮肤不要随便用药。不同时期可采取不同的处置:急性期可用%~4%硼酸液湿敷或用雷佛诺尔氧化锌软膏外涂;亚急性期每晚用温水洗澡次,而后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消炎;慢性期用温水洗净皮肤后,外用0.5%可的松冷霜类药物或糠馏油软膏。如患儿搔痒较剧,可适量应用扑尔敏、赛庚啶、苯海拉明等药,予以平静、止痒、脱敏。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初期怎么治白癜风好治么转载请注明:http://www.fmouc.com/ynszyy/8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阴囊湿疹怎么调整最有效
- 下一篇文章: 警惕,阴囊潮湿可致精子畸形